新華網成都1月17日電題:五糧液"驚人一拍"拍出瞭什麼……
"新華視點"記者侯大偉、陸文軍
343輛公車拍賣、2500元封頂補貼、1700多名省內外買傢參與競拍、全國各地媒體記者蜂擁而至……國企五糧液集團日前啟動的公車改革,再次將人們目光聚集到國企"三公"消費上。
國企車改第一拍 拍出各方褒貶
2014年1月2日,五糧液集團委托四川省天意拍賣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2014年1月11日至14日,將對集團公司職能部門和股份公司所屬的約340輛公車進行拍賣,隻保留約200輛必需的生產用車、生活用車、特種車和少數接待用車。
經過1700多名省內外買傢4天的公開競拍角逐,最終共有324輛車被歐美熟婦順利拍出,日韓美女成交額3003萬元。另外19輛車因手續或車況問題撤拍、流拍。
根據五糧液集團的車改方案,剛剛結束的公車拍賣還僅僅是該集團公車改革的第一步,春節之後還將繼續啟動其下屬子公司的公車拍賣。取消配備公車的業務幹部和集團高管分別將獲得每個月不超過800至2500元用車補貼,並以實際票據為具體補貼依據,差額部分將由個人承擔。
五糧液這一拍,引發的震動出人意料。很多人認為,"國企車改第一炮,五糧液帶瞭好頭。"湖北省政協常委、公車改革專傢葉青認為,"一場拍賣一舉兩得:一是符合中央的要求,二是搶先試點。按目前全國車改的進度來看,輪到國企車改大概要一兩年,但是五糧液主動做瞭,就應該肯定。"
然而,質疑之聲也同樣不絕於耳:僅五糧液一個企業就有300多輛公車拍賣,國企公車浪費有多少?企業公務用車為何配備豪華座駕?0.25萬-48萬元評估價是否低價處置國有資產?內部員工參與競拍會否將改革演變為內享的饕餮盛宴……
五糧液集團一些高管和職工對記者說,雖然在改革前也想到會有輿論質疑,但確實沒有想到會這麼密集和猛烈。
五糧液這一拍到底震動瞭誰?
"盡管作為國有企業,這次車改顯露出女人光子嫩膚五糧液集團過去在公車消費中存在超配和浪費,但其主動而公開透明的改革勇氣和決心值得肯定和贊賞,對五糧液來說都將是很大的節約,而且是長遠的節約。"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員胡光偉說,隻是對於那些今天仍然存在嚴重的三公浪費的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來說,五糧液的主動車改都如芒刺在背。
浦東幹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副院長劉獻認為,五糧液車改把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歪風給"曬"瞭出來、改瞭下去,這是遲早的事,"國企本姓公,不能成為改革盲區。"
華東師大教授餘南平說,去年底中央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要求,全國黨政機關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全國機關"最徹底"車改大幕陸續拉開,但在一些地方還阻力重重的時候,國企先有動作,實際上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國有'老板'都不坐公車,公仆還怎麼好意思'車輪揮霍'呢?"
五糧液都"拍"瞭,央企何去何從?
據瞭解,五糧液此次公車改革,每年至少可以節約1500萬元的養護成本。
1500萬元,對於一個年銷售達數百億元的白酒行業翹楚來說,或許隻是九牛一毛。但對於國有企業來說,每一分錢都沒有揮霍的理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新時期國企改革作出瞭全面而具體的安排,國有企業改革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和關鍵環節。
"機關公車近年來被'雙18'限住瞭,豪華高檔的不多,但國企公車購置失去監管,而且企業往往還有很好的買好車的'幌子',比如企業形象、業務需要等,導致瞭老總想坐什麼車,就敢買什麼車,使用環節更加無從監督。五糧液公車問題都已經通過這次車改'曬'出來瞭,其他國企的車輛奢侈浪費引人關註。"葉青說。
中國財政學會理事、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馬國賢說,國企公車泛濫,豪華奢侈成風,其實就是"病灶",應該作為改革突破口,要通過有效立法讓國企的賬目更透明,讓國企亂花錢的手得到監管。
DALI FOODS GROUP
0595-873350775 X 8小时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1989-2019 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5006822号